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家深圳人工智能企业和研究机构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路径选择: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两条腿”一起走。
一方面,他们会立足深圳完整的产业链和丰富的应用场景,积极参与应用落地;另一方面,他们又深挖产业核心技术,努力使自己的前沿技术与国际同类研究并驾齐驱。
一位电子信息行业的资深人士分析说,这种局面实际上与深圳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一贯路径比较相似:政府在花大力气、花大资源引进大项目方面相对谨慎,更多的精力是放在营造适宜企业创业发展的公共服务环境上,引导企业自发地生长发育。人工智能行业也是如此。
鲲云科技首席执行官牛昕宇博士告诉记者,作为一家新兴的人工智能企业,他们的决策在很多时候都必须顺应商业需求。比如,公司旗下新成立的深圳市鲲云人工智能应用创新研究院,既有技术迭代的核心功能,以保证公司拥有人工智能芯片最新技术;同时又有人才培育、产业孵化的功能,力争在智能金融、智能制造、智慧城市三大垂直落地领域形成突破。
这种“两条腿走路”的创新格局,既带来了深圳当前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产业优势,又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基础研究领域与世界顶尖水平相比略显薄弱的现状。
在一份聚集了全球34家主要AI研究机构的名单上,记者看到,当前世界人工智能的前沿研究机构主要集中于高校及特大型企业中。在中国,也是如此。上榜的14家国内研究机构,有5家来自于高校及科研院所,9家分散于各大企业。深圳能够跻身于这份名单的机构,只有两家:腾讯旗下的数间人工智能实验室和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
值得关注的是,在最能代表人工智能底层技术的计算层与算法层,深圳能够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肩的企业与机构都为数寥寥。在这方面,北京的人工智能企业具有明显优势。
一位人工智能产业的创业人士告诉记者,这种局面与企业背后雄厚的科研实力不无关系。例如在计算层,国内最领先的企业,其核心技术团队分别来自中科系、清华系与微软系。这些企业在深圳也都设立有分支机构,而这些分支机构的主要功能则是在产业落地应用方面。
如何在立足深圳现有的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上,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研究,保证其核心技术不落伍、不掉队,甚至能够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肩跑”,这也许是深圳人工智能产业未来发展所面临的一项持续性挑战。(深圳特区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