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杂志记者近期对创新工场CEO李开复进行了专访。李开复正在对机器学习技术押下重注,而中国目前已经在这个领域取得领先。
以下为文章全文:
到203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人工智能行业的主要参与者。这不是来自研究员或学者的预测,而是来自中国政府的政策。
中国国务院去年7月发布文件,计划在未来12年内将中国发展成为全球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方面的领先者。全球各国政府都在支持人工智能创新,但没有其他国家像中国一样发布统一的计划。更重要的是,中国有能力做到这点:中国可以比西方国家更有力地执行既定政策。
不过,计划只是一方面。用知名拳手泰森的话来说,“在被打脸之前所有人都有计划”。但中国不仅制定了战略,并且以往的经验表明,中国有能力去执行大规模、目标远大的项目。“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正在重塑全球许多地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则拿出了3200亿美元支持创业者,利用科技和创新推动从工业向服务业的结构性转型。
中国科技行业的明星人物李开复表示:“国务院文件明确提出了,到2030年中国成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愿望。这些文件在各地得到了有力执行。”李开复已经投资了300家左右的公司。通过风投基金创新工场,李开复也是中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的主要投资者。创新工场管理着18亿美元的资金,在中美两地进行投资。
李开复指出:“所有部委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从科技部到教育部。”他详细列出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包括补贴、退税、引导资金和地方政府激励。在中国,地方政府与私人投资者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传统上,国务院文件能迅速调动整个国家,我们看到了中国的高铁速度,以及双创活动(2014年启动)在两年多时间里带来的6.6万家孵化器。”
现年56岁的李开复是观察中国科技行业的理想人选。他处于不同寻常的位置,一方面是局外人,另一方面也是局内人。李开复出生在台湾,父母移民至美国,在卡耐基梅隆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1990年,他被苹果任命为首席研究科学家,从事产品和管理工作,随后于1998年加入微软。在微软,他担任了多个高级职务,包括组建微软北京研究院。2005年,他被任命为谷歌中国总裁。在谷歌工作4年之后,他宣布离职,启动创新工场的运营。目前,通过对零售、交通、金融科技和机器人等领域的投资,李开复已成为中国科技圈明星,在中文社交网络上拥有超过5000万粉丝。
过去10年,中国的创业文化迅速兴起。目前,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中国科技公司的价值正在超过美国同行。李开复相信,中国正在享受巨大的结构性优势,尤其是来自规模的优势。他表示:“人工智能的燃料就是数据,而中国拥有比其他国家更多的数据。尽管手机用户的数量只是3倍,但移动支付数量可能超过美国的50倍。经由人工智能引擎的处理,这些庞大的数据可以用于预测,提高效率,带来更多利润,削减劳动力,降低成本。数据优势是巨大的优势。”
在西方国家,关于科技公司的权力和影响力,以及它们如何共享和使用消费者数据的争论仍在继续。与此同时,中国用户并没有这样的疑虑,而科技公司也是如此。本月早些时候,开发监控技术的北京创业公司商汤科技获得了6亿美元投资,估值达到45亿美元。
李开复表示:“中国用户愿意为了方便或安全而拿出个人隐私数据。这并非明确流程,而是种文化元素。”
不过,只有政策和市场规模还不够。为了利用机器学习和其他计算机技术为未来的创业公司提供工具,在全球化市场中人才也是必需的。
李开复指出:“有大量工科学生准备进入人工智能领域。很多人有这样的误解,即人工智能是聪明的科学家为医药、金融、贷款、银行、自动驾驶汽车、面部识别等不同领域发明不同的算法。然而,人工智能并非如此。人工智能的基础性创新是 学习,而所有人都在此基础上为不同领域进行订制。”
“因此,我们并非处在发现的时代,而是处于执行的时代,数据的时代。中国在这些方面更有优势,许多执行者,或者说优秀的人工智能工程师,他们完成工作,让算法运行得更快,并连接至业务逻辑。”
李开复认为,这样的优势意味着,欧美需要改变关于中国科技公司是模仿者的观念,承认实际上在某些领域中国的技术是一流的。这样的观念转变对欧美公司来说也有利。李开复认为,硅谷目前最大的危险在于以自我为中心,以及对领先地位自鸣得意。
12下一页>(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