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谷歌AI掌门人交替,今天又传出新消息:谷歌原来的人工智能及搜索负责人John Giannandrea,将加盟苹果,领导其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发展。
Google前搜索、人工智能主管John Giannandrea加入了苹果公司。《纽约时报》率先报道了这个消息。一天前,这位高管宣布,他将辞去在Google的职务。在大范围的人事调动中,这个消息让人感到意外。在硅谷,人工智能工程师是最受欢迎,薪水甚至可能超过8位数。周一有消息称,Giannandrea出人意料地辞去了Google人工智能首席执行官一职,他也因此成为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技术高管。
53岁的Giannandrea是苏格兰人,他的同事们都叫他J.G.。他作为负责人对Google人工智能产品的工作,包括互联网搜索、Gmail和Google助手等进行了整合。
关于人类是否应该担心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是否存在的隐患的争论。在去年的一次采访中,Giannandrea对麻省理工学院的技术评论说,这些担忧被夸大了。他说:“我反对的观点是,我们将会一跃构建某种超出人类能力的超级智能系统,进而人类会被淘汰。我理解人们为什么会担心这个问题,但我认为这还为时尚早,因为现阶段没有任何技术征兆显示这种担忧是迫在眉睫的。”
2010年,Giannandrea收购了一家初创公司Metaweb,并担任首席技术官。Metaweb曾构建 “世界知识数据库”,并被Google应用于搜索引擎中,用于为用户提供直接的搜索答案。(你可以试试试用Google搜索“How old is Steph Curry?”)。而他的加入对于苹果公司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收获。多年来,苹果一直在努力在快速发展并在日益重要的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比如在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据《泰晤士报》报道,苹果公司于周二发表声明,Giannandrea将负责苹果的“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战略”,并成为直接向苹果首席执行官Timothy D. Cook汇报工作的16名高管之一。
苹果还在该领域聘请了其他知名人士,包括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RussSalakhutdinov。Salakhutdinov是多伦多大学Geoffrey Hinton团队的一员,主要任务是监管Google Brain 实验室。
Facebook,Google,以及亚马逊和微软,都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头,他们雇佣了数百名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并经常发表一些高水平的论文,为内部产品和人工智能研究团体提供科研信息。苹果虽然定义了Siri语音数字助手,并奠定了早期的市场,但在这期间,它既没有获得数据,也没有保留科研人才和资源,以与竞争对手比肩地处理人工智能开发。
Siri仍然是无数关于人工智能不够成熟的笑柄。Siri平台的总体概念仍然落后于Google助理和智能家居行业领导者Alexa的质量水平。其中,Google助理采用了一些与Google翻译和Google图片搜索相同的颠覆性的算法。
直到2016年12月,苹果才允许自己的员工在人工智能领域发表研究,而这在Facebook和Google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中早已司空见惯了。苹果公司还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加入了一个由Google、亚马逊、微软、Facebook和IBM联合创办的人工智能道德研究联盟(ethical AI researchconsortium)。业内人士表示,苹果在数据收集和用户隐私方面的做法虽然从某些角度来说是值得赞扬的,但却阻碍了它与其他硅谷巨头齐头并进的脚步。
然而,随着Giannandrea的加入,苹果或许能够招募到更多的顶级人才,并改进其算法。该公司长期以来一直表示,希望在不违反其隐私立场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目标。然而,由于神经网络已经成为自改进软件的 学习技术的支柱,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培训,因此只能访问公开数据及的苹果公司必然处于不利地位。另一方面,Facebook和Google可以对全球范围内的数十亿用户进行大规模的数据收集业务。
Cook周二上午在给《纽约时报》的工作人员发的电子邮件中说到:“我们的技术必须基于我们引以为傲的价值观。John认可我们对用户隐私的诺言,以及我们对此所持有的深思熟虑的方法,因为是我们让电脑变得更加智能、更加个性化。”
对Google来说,失去Giannandrea可能不会对其人工智能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接替Giannandrea的是业界广泛认为极有才华和极受信任的人物Jeff Dean。Dean联合创建了Google Brain,Google Brain是过去10年间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最重大进展的研究部门之一。Dean现在负责Google的整个人工智能部门,该部门已经独立于搜索团队,专注于如何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产品和长期研究。Facebook最近也实施了类似的高管重组,以便更好地将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AI产品团队由单人集中管理。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