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才成为制约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议,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从小学开始教授人工智能基本课程。
在AlphaGo 1代4:1战胜李世石以及柯洁的0:3“完败”之后,人工智能在与人类展开围棋大战时展现出碾压性的绝对优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波,也让世人在震撼之中接受了有关AI的科普。惊叹之余,很多人担心日益强大的人工智能,是否有一天会像某些科学家所描绘的那样迎来“奇点”,突变成超人工智能,完全超越乃至主宰人类。
担心机器人奴役人类或许只是杞人忧天,但未来有大量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替代,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斯坦福大学教授卡普兰做了一项统计,美国注册在案的720个职业中,将有47%被人工智能取代。
目前,关于人工智能在通讯、交通、医疗、金融等领域的讨论很多,唯独关于教育领域的讨论很少。何也?因为教育太复杂,人的因素太丰富。但是,“人工智能+教育”是谁也无法改变的大趋势。正因如此,去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面对人工智能的冲击,不少人的认识还停留在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之上,并没有意识到教育必须进行一场深层次的革命:人工智能来袭,教育该如何应对?当机器都会“学习”和“思考”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教孩子?教给孩子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绝不是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就能解决的。
当下,不少学生就像工厂流水线上的产品,统一步调和型号,简直成了生产出来的“机器”。当机器成了“人”,人却成了“机器”,这是一种怎样的尴尬!在一些地方,应试僵化之风并没有看到改善的迹象,反而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某些以分钟为单位精确掌控学生时间的“集中营式”学校不是风头正劲、大行其道吗?
教育赋予人类最大的财富就是创造性思维,在人工智能都会 学习的当下,如果我们仍在不遗余力培养机械僵化的人才,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尴尬?在人工智能的大潮中,未来所有行业都将随着人工智能而带来升级与变革,会有更多的产业和新兴商业模式诞生。教育如果不能紧跟时代潮流,若干年后,孩子们又靠什么来适应社会?
记得十几年前,一个有关“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曾一度引发热议,并成为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以现在科技发展的速度看,这或许已经不再是一个天方夜谭的话题。未来50年,人类与人工智能会迎来 融合。按照科学家的大胆设想,神经元芯片可以通过毛细血管进入大脑,让人类拥有“脑机接口”,人脑可以轻易连到云端,快速修复和增强大脑功能,甚至借助神经元让人类做到某种意义上的永生。人类与人工智能将合二为一,创造一种更高级的“人类智能”。
站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入口,或许我们有必要好好品味一下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的一句话:“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塑造真、善、美的心灵,让每个人的灵魂丰满起来,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和永恒追求。(来源:北京青年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