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 融合,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印发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下称《行动计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人工智能重点产品规模化发展,整体核心基础能力显著增强,一系列人工智能标志性产品取得重要突破,在若干重点领域形成国际竞争优势。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大数据的积聚、理论算法的革新、计算能力的提升及网络设施的演进,驱动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智能化已经成为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工信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人工智能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正在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振兴实体经济的新机遇、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新引擎。
人工智能正处于难得的发展机遇期,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进一步深化,产业初步形成了从基础支撑、核心技术到上层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各界围绕前沿技术进行全面攻关,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无人驾驶等应用技术进展迅速,机器人、无人机等领域也形成了大量特色鲜明的案例。
为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与集成应用,发展高端智能产品,《行动计划》按照“系统布局、重点突破、协同创新、开放有序”的原则,提出着重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无人机、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视频图像身份识别系统、智能语音交互系统、智能翻译系统、智能家居产品等八大人工智能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推动智能产品在经济社会的集成应用。以智能家居产品为例,到2020年,智能家居产品类别明显丰富,智能电视市场渗透率达到90%以上,安防产品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夯实核心基础能力、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至关重要。对此,《行动计划》明确,要重点发展智能传感器、神经网络芯片、开源开放平台等关键环节,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软硬件基础;要深化发展智能制造,鼓励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各环节的探索应用;要构建行业训练资源库、标准测试及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智能化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障等产业公共支撑体系,从而完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
工信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行动计划》部署,工信部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手段,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等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培育一批人工智能领军企业,探索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设立重点实验室,鼓励行业合理开放数据,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突破发展。
此外,为保障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行动计划》还提出了包括加强组织实施、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创新创业、加快人才培养、优化发展环境等五方面保障措施,以推动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切实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加快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发展,已成为大家的普遍共识。”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表示,在可见的未来,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将逐步走进千家万户,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智能网联汽车将改变交通形态,使得出行更为低碳、高效、安全;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将改变基层医技人员匮乏的现状,辅助医生改进治疗方案;服务机器人将为老人和儿童提供更多帮助和更高质量的生活。(经济日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