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精准分析 破除对大数据的迷思

从数据来看,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8天长假日可谓名符其实的“超级黄金周”。7.05亿旅游人次、5836亿元旅游收入,按可比口径同比分别增长11.9%和13.9%,让我们对大众旅游时代的市场潜力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携程、蚂蜂窝、途牛、微信等企业以及电信、民航、铁路、交通等机构发布的大数据,则让我们对旅游经济微观层面的客源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怎么去、消费什么、消费多少、满意不满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当旅游还只是少数的消费选项,特别是在团队为主的入境旅游时代,旅游统计主要是调查旅行社外联和接待人天数、旅游创汇、旅游总收入等少量与市场直接相关的数据。今天,旅游已经成为国民大众不可或缺的日常需求,游客不仅从旅行社,还从平面和网络媒体、社交平台等渠道获得信息,并预订产品;到了目的地,不仅要看山看水看历史,还要 体验目的地的生活方式;国家发展旅游不仅要创汇和促进经济增长,还要保障游客权益、增加就业、引导旅游经济健康平稳运行。

为适应这种变化,实现旅游强国的战略目标,决策者就不能只依靠传统的统计工具和经验判断。比如我们常说的“井喷式增长、排浪式消费、永远的朝阳产业”,一旦进入政策设计、发展规划、宏观调控和投资创新领域,就必须有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区的旅游消费同比、环比、总量、结构等方面的具体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定量化的趋势性研判,否则就会造成有效供给不足或者结构性过剩。

涉旅机构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数据生产提出如此全面、系统和及时性的要求。以国庆、春节这样的节假日旅游统计为例,如果没有基于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大数据挖掘技术,没有这些年推进的智慧旅游和公共服务工程,要想及时掌握每天的游客数和消费量是完全不可能的。如果没有这些及时发布的大数据,国家也不可能对旅游的流向、流量、效率和品质做出精准的引导和有效的调控。短周期如此,年度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同样如此。

现在,包括旅游在内的社会各界都重视大数据、建设大数据,这是好事情,但是也要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做好科学规划。大数据是为决策服务的,不能只为赶时髦,更不能盲目崇拜,想当然地认为大数据是万能的。现在有的地方过于强调硬件投入和可视化展示,如追求占地面积和显示屏幕的巨大化,而忽略数据模型构建和人才队伍建设,很可能会被数据的汪洋大海所淹没,为噪声数据所误导,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仍以旅游为例,在一次假日旅游统计中,大数据说长沙和郑州是游客接待量最多的城市,但交叉核验和专业研判的结果表明,很多中转、过界、返乡、回城的旅客信号被不加区别地纳入到了大数据中。

数据是客观的,但是数据使用者是主观的。在大数据的采集、加工、生产、发布和使用的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行业制宜,理性看待,精准分析,才能破除对大数据的迷思。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赞助商
2017-10-10
理性看待精准分析 破除对大数据的迷思
从数据来看,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8天长假日可谓名符其实的“超级黄金周”。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